章开沅:老马识途自奋蹄
发布时间:2013-10-25 来源:荆楚文库 阅读次数:
老马识途自奋蹄
章开沅
(华中师范大学教授,《荆楚文库》总编辑)
很不敢当啊,我是一个已经退休的人,还碰上《荆楚文库》编纂出版这么一个很重要的事件。我在湖北工作六十多年,对湖北的人文社会科学队伍有很深厚的感情。在座的和不在座的,有很大一批我们的同事,应该说《荆楚文库》这个大的工程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期望。人文社会科学不是个一般的问题,是个很大的问题,现在整个世界、整个的人类都存在人文精神缺乏的问题。现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么快,我们要做的事情还那么多,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间,抽出一部分财力、物力和精力,来从事这么一个大的工程,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。我自己尽管已经是88岁了,来日不能说是很长,但也愿意追随大家之后,与出版社、与各个方面的同志共同参与,共同努力。当然主要的工作还是靠年轻同事来做。但老马识途,我们长期从事各个方面出版工作、资料整理工作、文献整理工作,多少有点经验。所以,我们各方面的同志都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一定把省委省政府下大决心做的事情、意义重大的事情做好。
《清史》编纂我也参与了,在座很多同事也都参与了,开始大家信心也不是很足,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不屈不挠的努力,这样一件很大的工程眼看可以完成。我们这个工作呢、《荆楚文库》呢,比《清史》更好做。《清史》有很多内容都要重新编写,是没有先例的,比如过去没有宗教志,宗教志里面还有基督教的这个典志,那是没有先例的,不好办的,连文字表述都很不好办。所以我觉得这个《荆楚文库》工程,一个是决心做,积极参与;另外呢,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个大典工程的完成,我有这个信心。“岁在甲午,年方二八。”这是我今年给别人写字时我这样讲的,两个八嘛。88岁不算很老,现在长寿者很多。
刚才两位编委和总编辑谈的建议问题,一定是要有政策扶持的。因为从事这个工作的同志大多是学校的、研究机构的,现在关键是教育部有一整套、高校有一整套指标体系考核业绩。但这个考核体系它往往不重视文献整理。不是说有些人不够资格来从事文献整理,文献整理确实是个大学问,要求很高,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,而且花的工夫也很多。我自己是做过很多文献整理的,我知道这个苦处,所以一定在政策上面要给一点支持。比如文献整理研究人员跟教学人员在工作量计算方面、在成果方面,至少要有相同的待遇。《荆楚文库》既然是省委省政府直接抓的一个工程,省委省政府就应该保证这个项目能作为科研成果正常对待。文献整理跟一般的著述、撰著不同,有些撰著说老实话不一定能够流传,但像《荆楚文库》属于千秋万载可以流传下去的,后代的子孙都会记住这件事。所以我就觉得这是个政策上应该有必要的支撑和保障,我跟他们深有同感。文献资料应该是社会的,甚至是世界的,这是我历来的主张。凡是自己收藏的东西都应该是对外公开的,光靠自己收的那么点东西,就当作宝贝在外面卖弄,那不是真本事。我们自己用的材料,很多都是大家从世界各个地方、各个单位收集的,甚至于很多都是无偿提供的。文献保存的单位的基本职责一个是保存、保护、陈列,一个是提供外界的利用,为了保证工作做得更好,把一些最好的精品都列入到文库里面去了,希望政府能够在这方面多做协调工作。
再一点就是一个建议,编纂出版《荆楚文库》要借助和利用海外的、国外的或者是境外的力量和资源。在台湾就有一个湖北同乡会,他们还有一个湖北文献社,他们也在做文献收集整理工作。我们能不能适当地跟他们取得联络,他们的力量也是很强,他们的联系面也很宽。再一个就是有一些湖北籍的,已经入了外籍的重要学者,也可以利用。居正大家都知道了,这是老湖北人了,居正的孙女居蜜对家乡非常重视,她正好在美国国会图书馆,她手头掌握很多跟湖北有关的文献资料,光崇文书局的东西,就涉及的很多,国会图书馆都有。在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还有很多很多的材料跟湖北有关系,湖北送去了东西,湖北的图书占很大一部分,这些图书文献过去美国国会图书馆根本没有启封。她后来当上远东部负责人,就通通打开看,很多都已经数字化了,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,跟她联络一下。她是很热心的,可以把她吸收进来,作为编委会做点什么,可以起很大作用,她手下有一帮子人,还可以联络更多的人。
我大体上就想到这么多。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