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:《荆楚文库》 首批图书亮相
发布时间:2018-05-11 来源:荆楚文库 阅读次数:
本报讯 (记者汤广花 通讯员梁莹雪)湖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。5月9日,《荆楚文库》首批89种116册图书面世,湖北省委书记、《荆楚文库》工作委员会主任蒋超良,省委副书记、省长、《荆楚文库》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王晓东出席首发式。
首发式上,蒋超良、王晓东向国家图书馆、湖北省档案馆、湖北省图书馆、武汉大学图书馆等8家单位赠送首批《荆楚文库》图书。国家图书馆向《荆楚文库》工作委员会颁发收藏证书。
“汲取传统文化营养,提升文明水准,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整理历史遗存的文献典籍。”《荆楚文库》总编辑冯天瑜介绍,此次推出的首批编纂出版成果中,有属于文献编的《老子绎读》《鬻子校理》《楚辞》等传世古典文献整理本,《楚地出土战国简册(十四种)》《秦简牍合集》等新近出土古典文献整理本,《吴禄贞集》《张难先集》等湖北近代人物文集(集文截止到1949年);有属于方志编的《大别山志》《琴台纪略》等专志;有属于研究编的《楚史》《湖北文学通史》《辛亥首义史》等今人研讨湖北的论著。
同为《荆楚文库》总编辑的章开沅表示,这一代学人得新时代赋予的优越条件,有望成就5亿字规模的《荆楚文库》,将本着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、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,精益求精,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编纂出版任务。
据介绍,《荆楚文库》的主旨是全方位地搜集整理湖北历代文献,建立完整的研究湖北的资料系统。《荆楚文库》计划收录历代文献和今人研究专著1372种,约1600册,分为甲乙丙三编,甲编为文献编,乙编为方志编,丙编为研究编,分成图书文库和数字化文库两大部分。文献编是从先秦至民国众多典籍中遴选出的代表性著作;方志编收录现存湖北旧方志;研究编包括研究荆楚史地文化、荆楚人物、荆楚风物的重要现代学术著作和工具书。编纂出版工作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,预计10年左右完成。
湖北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、《荆楚文库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艳玲在首发式上致辞。湖北省委常委、秘书长梁伟年,副省长陈安丽,省政府秘书长别必雄参加首发式。